明代理学家们把讲学的风气刮上了九华山顶。王阳明倡仪在九华建书院讲学于前,湛若水在九华聚众讲学于后。湛若水是明代哲学家,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而王阳明则主张“致良知”学说。两人虽各立门户,但交往甚密,互有酬唱。王阳明在国史馆讲学,湛若水与王阳明等人为伍,声望日重,世称“甘泉先生”(湛字甘泉)。他叮嘱弟子江学曾等人在九华筹建书院,并修书给地方官员,请予鼎力协助。 弟子们遵嘱在九华营建书院,不久竣工,以老师雅号命名为“甘泉书院”,恭候师尊驾临。后来湛若水母亲去世,湛即离京去职三年,赴九华讲学。湛若水讲学时,学生济济一堂,十分兴盛。儒家理学书院遗址,是当年九华山上儒释两教相互调和的见证。 甘泉书院,当年小有名气,明末后,书院失修,清咸丰年间又遭战火。至今湛若水手书勒石的“甘泉”碑尚在,余皆荡然无存。书院遗址,已成一片葱绿茶园。因甘泉石刻犹存,故而称此地为“甘泉石”。
1 天台寺(天台峰) (1209)
2 拜经台 (678)
3 观音峰 (720)
4 吊桥 (709)
5 华严洞 (693)
6 慧居寺 (699)
7 地藏王石刻 (630)
8 凤凰松 (695)
9 通慧庵 (748)
10 回香阁 (685)
11 肉身宝殿 (940)
12 肉身殿北大门 (681)
13 上禅堂 (663)
14 旃檀禅林 (699)
15 太白书堂 (672)
16 东崖云舫 (645)
17 山门 (667)
18 龙池飞瀑 (653)
19 甘露寺 (718)
20 桃崖瀑布 (674)
21 二圣殿 (670)
22 六泉井 (706)
23 化城寺 (780)
24 祗园禅寺 (832)
25 百岁宫 (896)